回到首页 联系本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理论调研
 
一人公司股东配偶对公司债务承...
建筑企业就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
介入因素影响侵权法因果关系判...
共识与争议——公司法定代表人...
对赌协议中对赌责任的调整规则...
第三人介入时安全保障义务人承...
“出售式”重整情形下破产重整...
共享与限制:酒店通过内置视频...
 
法律资讯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涉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研究室负...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民法典合同编...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破...
司法部发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信息搜索
锟斤拷锟桔碉拷锟斤拷
论手机App用户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发表时间:2018-10-29 发布者:Admin 点击率:1994

浙江曦明律师事务所  赵丹    

    摘要:手机App的出现和普及,在给用户提供了各类方便的同时,也给用户隐私权的保护造成了很大威胁。《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现,体现了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App信息服务规范管理和保护用户隐私权的决心。其第7条和第8条具体规定了App提供者和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各自针对用户隐私权保护的各类责任和义务。但是,相关规定虽然出台,落实却始终是一个难题。由于手机App软件自身发展的迅猛、野蛮和对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上的不规范性,以及具体规定中相关内容的模糊化和简单化,使得手机App用户隐私权的保护很容易就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落实。对此,笔者认为,一方面需要通过落实具体法律法规来为现实中相关部门的监管提供有效指导;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加强行业自律来约束手机App提供者普遍在用户隐私权保护上提高门槛,加强自我规范操作。
关键词:手机App,隐私权,个人信息,“合法、正当、必要”原则,用户同意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被运用在智能手机上的各类App软件也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出来。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打车、外卖还是学习工作中的各类事务,人们都可以通过手机App来处理。人们在享受手机App提供的各类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自己的各类私人信息甚至如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都通过App软件的“同意授权”而“被授权”给各类App软件使用,从而在互联网海量的大数据中面临着“裸奔”状况。用户隐私权毫无疑问被App软件所滥用,而且面临着进一步被不当传播的危险。但是,在面临着私人信息被滥用、传播抑或无法使用该App软件的两难选择中,许多用户不得不被迫授权,因为App软件提供的涉及隐私权限的协议名义上是自愿,实则为强迫和硬性捆绑,这导致现实生活中用户的隐私权大量被侵犯和滥用,这一现象亟待被清理和规范。法律对于这一新现象的回应,显然落后于现实生活的需要。

     一、手机App对用户隐私权保护缺失的现状
   (一)手机App发展现状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它是一种能够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移动电脑或手机的应用软件。[1]由于App软件特别适合拓展智能手机的各方功能,故而在问世不久后,就迅速占领了手机通讯市场。安卓系统的对外兼容性,使得App软件和手机能够更好结合起来,许多手机生产厂家在手机还未售出之前,即会在手机上预装一些满足基本功能的App,用户在购买手机之后,往往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安装一些新的App。
App软件具有移动、便捷和灵活的特性。作为移动应用,它能够满足人们社交、分享、娱乐等功能,并且也能够满足人们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给予人们更好的用户体验。依据调查显示,目前能够供人们下载的App软件已经达到了85万种,其中有超过一半可以免费自由下载。如微信、新浪微博、手机淘宝、搜狗输入法、高德地图等10款手机软件,其用户均已经过亿。[2]从发展趋势看,免费App也将成为未来行业的主流。[3]而能够被免费下载的App软件,也不得不通过其他营利模式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比如,对App软件来说,最常见的营利模式是免费下载+植入广告,真正让App开发者赚到钱的是用户对广告条要求内容的下载。一些游戏软件也会通过购买装备的方式来进行营利。

   (二)手机App对用户隐私权保护的缺失
    手机App目前最被广为诟病的地方,就在于其对用户隐私权的侵犯。具体的侵犯方面则表现在对用户个人信息的大量不规范收集、处理和使用上。虽然用户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体现为不同的权利,但是在收集App软件使用上,前者恰恰为后者被损害的重要方面。移动App的高频使用和大量信息的交换、传播使得隐私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风险不断扩大。[4]手机App对用户隐私权保护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一方面,手机App自身在搜集用户个人信息方面做法十分不规范,具体体现为用户如果要下载使用App的时候,必须同意授权将手机上的私人信息提供给App软件使用,如果其拒绝App使用此类信息,那么App也无法为其提供相关功能和服务。[5]也即,如果在此过程中用户使用了银行卡、支付宝等,其银行卡、支付宝的账号、密码等也将被提供给App软件使用,此外,用户使用第三方服务预订车票、酒店等信息,往往也在授权范围之内。App这种隐私政策是否合理,值得深思。
另一方面,许多手机App软件虽然大量搜集用户个人信息,却缺乏对这些用户隐私的相关保护。比如,就隐私保护文本而言,调查显示,新闻资讯类、生活服务类和拍摄美化类软件,其隐私保护文本的拥有率都未达到50%。特别是拍摄美化类软件,作为最容易将用户私人照片泄露出去的软件,其隐私保护政策的发布极为匮乏,有隐私保护文本的比率仅达到12.5%。[6]此外,各类关于隐私保护文本的名称也都不同,比如“服务协议”、“用户许可协议”、“法律声明”等,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往往穿插在普通管理条例和说明中,不容易被找到,许多用户因此很难注意到自己下载使用的手机App

绍兴市律师协会 2007-2012版权所有 管理登陆 邮箱登陆

地址:绍兴市延安东路652号新地大厦701室 浙ICP备12035809号 技术支持: 冰点网络科技